浩瀚美文网

《苏东坡传》读后感【优秀10篇】

点击全文阅读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10篇《苏东坡传》读后感,欢迎借鉴。

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一

读完《苏东坡传》,在看到结尾处的“万古不朽”时,心中觉得怅然若失,竟真的有些舍不得,明明知道他早已作古,奇怪的是我到现在才真正认识他,并努力透过书去了解他,但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

每个人的年少都怀着雄心壮志,可世事无情,梦想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但“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不如“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宦海沉浮,几近颠沛流离,最让我为之钦佩的是苏轼他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儿都是家乡,一副乡土派头,融于山水之间。

一杯茶,一幅远山的画,一个美好的梦想,就不难感受到苏轼为之推崇,并躬行实践的清欢了。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本书讲述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其实又活了,并随着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一次一次上演他的人生舞台剧,我们也随着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当豪情经过磨练,渐渐转为平实,一颗心安静下来,开始着细小处为民造福,苏轼处处为民请命,囤积粮食,以抵灾荒。久旱降雨,他比谁都高兴,一州一民是他不可割舍的责任。

我想,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抱怨这抱怨那,不如抬起头多看看身边的美好事物。人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磨练,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二

纵览古今几多光阴,明明灭灭,沉沉浮浮,流俗终至于湮没,故今之观者,非贤即能者是也。然品苏于是也,尤感其奇伟非比常人,堪称翘楚,渎至情深,心生共鸣,不禁落泪。想其平生,古人之所以仰慕,令人之所崇拜,溢美之词数不胜数,今亦心动,跋《苏东坡传》谨寄敬爱之情,望锦书以传。

苏轼,号东坡居士,字子瞻,谥文忠。盖其一生,唯“文忠”二字险以微表。文,则经纬天地曰文,愍民惠礼曰文,圣漠丕显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则事君尽节曰忠,盛衰纯固曰忠。苏之于当时,居庙堂之高则争谏,不顾己利一心为国,处江湖之远则怀民鞠躬尽瘁两袖清风,实为君子所慕,小人所妒也;其于当世,虽不可见其形,然其音容笑貌尚得以于书典窥知一二,悟之于心则若脱胎换骨,影响之深远,弗能尽述,今之国人,概有东坡,虽陌生之人而可以谈笑风生,状如亲友,当为极誉!

东坡前时少年,聪颖好学,胸怀壮志,始欲拟以范滂,既承望于老父,又乞欢于老母。及至科举,作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其间言及皋陶,自有一番大胆创新,不禁惊异间有古之身而载今之神韵,更有欧阳修叹为弗如。后始仕,不图功业立就,无念衣锦还乡,但求顺己之心。随己之意,激浊扬清,宦海沉浮而独行其是,诸恶付之悠悠。其后调为湖州而复为知州也,书有《湖州谢表》,徒有满篇真情畅快,元气淋漓,尽付与牢狱之灾,是曰“乌台诗案”。知其为官意不在功名,仍不免怨新党之冤词“愚弄朝,妄自尊大”,愤哉!亦喟叹其浩然之气、英雄本色,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道与义,尽融于真性情,快哉!

东坡仕途,盛衰虽曰命,岂非其心性也哉!苏信佛,本自知在者短暂,失者永恒,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无所物以凭借终生,故无所畏,似风随性,畅言无忌,信人无疑,心胸宽广则眼无狭隘之人,观其人为佛则自为佛。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游走于万千深沉而独自清明,行云于几多羁绊而全生养性,纯然淳朴,不染污秽,不拘于诋尽流俗,不止于私心雠隙。甫言于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是故庙堂之浊难染其光风霁月,狗苟蝇营莫改其行云流水,正谓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爝然泥而不滓者。”然又非能比于陶潜之属,一入世,一出世,一迎世,一弃世,自然之本性可见一斑而从人之所无以望其项背。

命焉,清者知其本原,或长也,或短也,或顺也,或险也,或乐业,或戚也,无有定法,然持命则在于心也。命虽有定,而性豁达,而心清明,而情淳朴,岂非人事哉?读苏子如椽之笔,无加矫饰,淡如儿戏,纵有万丈豪情,业已余淡然矣。傲而妄不与狂相随,静而冷不与凝相依,悟而魂不与心相接,旦有郁事,尤觉“如蝇在喉,吐之方快”。然反观今人,甚至哀其弗如先人之通明,更无有超脱之意,或囿于功名禄饵,或羁于业次世俗。纯然易以极端,广博易以狭隘,虽囊中沉沉,尚不比心中轻轻。浓处味短,淡中趣长。静则神藏,躁则神天,以身外之物夺至珍之德,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度人之言“累”,由不逾“气”。是人也,大气者,方不累于轻浮俗套。气着,可增而强,可消而衰。强,则至大至刚,守本原,不移以外物,持自然之道;衰,则至弱至懦,失本心,同其流,合其污,弃自然之道而复之所弃矣。曷以习“气”,尽言以效苏子之状也。

成语身外之物: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如: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生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又如: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成语无足轻重: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京考官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扬廉亦至南礼部尚书,谥文恪,则言官白简,亦未足轻重也。”又如: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冯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三

子瞻,苏子瞻不知一千年前的大宋可否有人会像我这样轻柔地呼唤先生的名字。

翻一翻语文书,原来从小就在学习先生的诗词了。只恨那时只会死背古诗不管作者、朝代和题目,真真忽略了许多好诗词和作者。那时觉得诗人都是枯燥乏味矫情做作的,钱花不完酒喝不光哪有那么多愁可以诉说呢,而且作的诗词又要我们后人背诵,这都是超级难背的啊。

苏轼啊,这个一生被流放好多好多地方的人啊,这个政治上不得意却能另辟蹊径,在美食、烹饪、书法、绘画史上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啊,把苦与乐都淡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遗憾稚嫩的自己从未懂过诗人的深远意境思想,初中之后也是懵懵懂懂恍恍惚惚。真正的诗人绝对没有教科书上写得那么单调,写下来的诗怎么可能只是为了后人背诵徒增烦恼?他们有情有味,每一首诗里都是叙述不尽的深情。

所以在中考结束后的那个空闲暑假,我就想尝试了解一个古人,机缘之下认识了苏先生,由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让我深深着迷。

苏轼带着一身伤痕被贬谪到凄凉的赤壁,还能在小舟上与客人饮酒畅谈。也行那位客人只是假象,只是他心中的另一个苏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是在他写完这句后继续睡觉去了,何来把余生寄往江海呢。还有,张先年已八十高龄,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小姑娘,婚礼上他还能取笑一首一树梨花压海棠呢。苏先生的内心永远那么明亮,可爱,大概这就是我喜欢上他的原因吧。

他把杭州作为第二个家,绿杨阴里的白沙堤,青砖黛瓦的江南水乡,最能治愈一颗疲惫的心了。

书中说道: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他多才多艺,生活艰苦也能活出多姿多彩这样挑出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画家,是书法家,是诗人总之一双手也数不完他的功绩。

苏先生活得宛如一阵清风,一轮明月,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死了,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不朽的、所有人都会看到的。

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 篇四

看完以后,感觉跟以前看的林语堂的大家文笔不太一样,可能是翻译的问题,生硬,好多地方语句不太通顺,连南岳华山这种低级错误都会出现了,比如,“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感觉好像是英文直接翻译过来的,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还有,个人以为叫传记之名,应尽量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最好不要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以主观色彩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个容易误导读者。

作者对王安石似乎怀有某种偏见,对他的大段描写有失偏颇。把王安石描写成了大肆打击异己,不择手段的政客。我觉得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都为公心,有理想,只是政见不同,德行操守毫无瑕疵,毋庸置疑。贬低一个来突出另一个有失偏颇。

任何一个作家要为苏东坡这么一个大众熟知的文人做传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被贬杭州开始,作者渐渐的剖析了苏东坡的诗书画,这一段个人很喜欢。

每到一个地方总能率性而为,找到自得其乐的方式,不怨天尤人,积极融入其中,真是天生的乐天派。疏通河道,建造苏堤,改造西湖,酿各种酒,幽默诙谐,赈济灾民,建立医院等等。

与退休后的王安石谈诗论道,对待迫害他的章淳也最终是宽容豁达的态度。与子由之间的兄弟情令人感动。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这六十四年的一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湖州,杭州,黄州,海南都留下了他深深地印记,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他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他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是无数文人士大夫所崇拜的偶像,真正做到了处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有伟大的人格和品格,坦然面对,淡然处之,诗词书画建筑水利农耕菜肴瑜伽医药涉猎广泛,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在逆境中不意志消沉,保持一份乐观的天性不易,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自然洒脱,没有这份心境,哪能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呢?

正如作者说的,“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眼前一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不羁的形象缓缓的向我走来……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五

苏东坡有一首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但今日方知,这首词竟是苏东坡为了纪念早逝的妻子的(26岁病逝),由此可见东坡对亡妻的情意深重。

言归正传。

同朝为官,作

王安石是一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了语言文字相对比较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了与他本人之外,与天下人都不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不过,王安石之勤勉,确实是令人叹服,终日只穿一件长袍,被换了也浑然不知,只要衣能蔽体即可;吃饭也只吃自己面前的那一盘菜,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这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人把全副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也就会忽略了他的外表。如此勤勉之人,不禁让我想到了李密挂牛角读书。

“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安石之所以能发起中国古代第四次变法,也与他一生勤勉好学,韬光养晦多年有关。

这里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王安石从21岁考中进士,到46岁得势,二十五年如一日,屡屡谢绝皇帝请他入朝为官,宁愿为一边疆小吏,一方面,这是他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宁愿在小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不愿去和朝中那些人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另一方面,不管他是不是有意为之,有可能是为了静待时机,他多年拒不入朝,反倒使他名扬天下,人人皆知有这么一位“清高之士”,为他日后得势也奠定了基础。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地成功,如果没有25年韬光养晦,脚踏实地地去治理地方,潜心摸索和实践自己的新政,又如何能有日后载入史册的“王安石变法”呢?

无论如何,王安石学习和做事的态度都值得学习,至于他的是非功过,就交给后人去评说。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六

读了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不禁想起苏东坡那一首豪放的《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一生,饱经忧患,几经沉浮,但苏东坡人性更趋温和厚道,过得快乐,无所畏惧。苏东坡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驾驭自己心灵的高士。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学造诣,敢做敢为的正直作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一个万古不朽的伟大人生。

正如作者所言,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林语堂是这样结尾的:“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东坡的一生。

苏东坡传的读后感 篇七

断断续续的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啃完,也终于让宋词的一位大家深深的引入自己的脑海中。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亲民的才子,廉洁的官员,还是一个让人担心的朋友。

苏轼优点多,文学上的,做官上的,生活各方面的,同时缺点很明显,就是朝云索道破的满肚子不合时宜。那么苏轼这个人,已经活生生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独特的个人气质令我这个后生不知道多少年的晚辈折服。对于苏东坡,我觉得国士无双来形容他,既恰如其分,又不粉饰过多。

说他是国士,毕竟他在北宋为官,而且担任过吏部、兵部、礼部的。尚书过。当官便是要为百姓谋福祉,他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却终究差了一口气。王安石变法造成的民不聊生,人竟相食,牢狱满盈等现象,他花了一辈子时间去纠正,但终归失败。有悔么?他有悔,悔的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在丰收之年竟然会欠粮入狱,悔的是谏书十几封中央却对新法弊端无动于衷。可是他是苏轼,悔恨不可能阻碍的了他,相反,他所任官之处,无不轻税,无不修建公共设施。这是以一己绵薄之力,去挽救颓唐的大宋一分。

说他是无双。在此我特别想举几个例子,几个让所有中国读书人听了都会发自内心的畅然一笑的故事。一是:在苏东坡任翰林学士知制法期间,他拟了约有八百道圣旨,现在都收在他的全集中。无不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圣旨的文字往往引经据史,富有例证譬喻,这类文字,苏东坡写来轻而易举。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才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

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二是:有些低级官看见苏东坡惩治腐败的官,前去密告上级。苏东坡告诉他们说:”这个你们不要管,这是我分内之事。若许下级官兵控告上级官长,军纪岂不荡然无存。于是他也将此告密者一并惩处。

其他方面,不必我这后生多赘述,苏词一读就了然。

读完苏东坡传,核心是想到信念对人的重要性。苏轼的信念是儒家的礼、道家的道、佛家的释。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心境,所以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恨王安石么,不,恨的是王安石的顽固以及盲目。

恨吕惠卿么,不,恨的事这般小人的无理取闹。

淡泊的国士无双。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八

苏东坡,他,是谁?又该用怎样一个词去概括?或许一瞬间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无数个词可以形容,但转念间又觉得不准。

的确,就像林语堂老先生最直观的评价那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炼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个在政治上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一个诗人,亦是一个小丑。”他本就难以以一个词括之,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包容者,就像林间的风,飞过花丛携上花的馥郁芬芳,又绕过竹林带上竹的清新淡雅;就像那清流,容得下生命之重,容得下尘埃之轻,禁得起山势波折,高歌着向远方前行。包容的性格塑造了多面的他,若硬要用一个词形容,或许只有无敌可匹之,有容者,无敌。

一生因政敌使绊而漂泊的他,怎能说是无敌呢?的确,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他也有敌,而且他还对付不了,有人在他背后说他品行不端,说他写反诗,肆意的诋毁他,让才华横溢的他漂泊一生,壮志难酬,甚至于客死他乡,可在当时东坡先生的眼中呢,我想是没有敌人的。品行不端的奸佞之人,他从来都不放在眼里,就算皇帝已受谗言失信于自己,仍为民直谏,彰人臣忠义。而小人所造的磨难,在他那儒释道为核心的精神世界里不过是小问题,他以儒明心坚大志,以佛静心释不公,以道修心顺自然,将仇恨的风尘轻扫而且。包容的精神境界让他身于世俗,又超脱于世俗的尔虞我诈,举杯对月,畅抒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共适的快意。而那些与他政见不合的人,他从未以敌待之,在他眼中那是对手,若未棋逢敌手,哪有尽情博弈之乐,人生应有对手。只有不知宽容的人才会将对手等同于敌人,争个你死我活。而在东坡眼中,那只是特殊的朋友,包容使他的性格中继承着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特点,以至于他能与政见对立的王安石在平日互相调侃,在落难时获其援助,晚年相逢若遇知己。包容使他处处皆友,自己失去了敌人的概念岂不是无敌?

其实包容不止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对自我的升华。包容的态度让苏东坡容许自己出入风月场,又可进大佛堂;允许自己做酒中仙美食家,而不失为官的庄重,允许自己泛舟吟诗登楼作画,又允许自己兢兢业业勤政为民;让他是那无可救药乐天派,品味百态人生,享受生命之风采。而往更深层次去看,包容这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包容的态度隔了苏东坡一条不同的立世之路,不像屈原辛弃疾之类苦求大志,活于壮志难酬的悲痛之中,不像陶公一样看见黑暗而选择避世,也不像大儒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只要没有“穷”到一无所有,不管生活困窘,便要亲自下手济天下,被贬杭州,他便修苏堤,将一个烂水塘改成了有人间仙境美誉的西湖。而最后那怕是穷途到了海南岛,也不坠济天下之志,兴办教育,开化当地民众。包容使他不受梦想和现实所捆绑,而是将梦想和现实完美结合,将志行于生活,一生践行。

有容者无敌,所谓的无敌不过是不与人为敌,不与己为敌,容得下别人,也宽容对待自己,意简却难为,愿意林语堂笔下苏子为范,做有容之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九

翻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字里行间,一串悠长而又深刻的回忆被逐渐唤醒。

青山隐隐,波浪奔涌,水气弥漫。云雾缭绕间,站着一位中年,长袖宽袍,眼望前方,眉宇间散出一种气定神闲,手持折扇,豪放却暗藏淡淡的惆怅。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带给我对苏轼的印象。

初识苏东坡源于宋词。儿时的我总是摇头晃脑,咿呀念经,常常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挂在嘴边。那时还不懂得其中大意,就觉得写的真好,月亮上那些神话里的良辰美景都被包含其中了。再长大一些,经历过些许悲欢离合,我才终于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千古绝唱中蕴含着绵绵情思与长长久久的美好祈愿。

诗词比赛让我走近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他作为一位观赏者和诗人,对西湖之绝美抒发的赞叹;“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彰显着他强烈的报国之心,却又饱含着即将步入老年而壮志未酬的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他作为一位丈夫对亡妻跨越时空的深深思念。

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经典咏流传》,谭咏麟演唱的苏轼的《定风波》让我印象颇深。当听到他用粤语唱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瞬间,我的心被深深击中,整个人久久地怔住。恍惚间,一位白发飘飘的老者,拄着拐杖,在风雨飘摇中,步伐颤颤巍巍地向我走来,他伸出双手,仰天大笑。这种豪迈与乐观,仿佛是与生俱来,又深入骨髓。无论怎样的磨难,任凭无尽的风雨,他也毫无畏惧,永不言弃,

苏东坡的一生虽然跌宕起伏,但足以担得起“精彩”二字。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即使不能洋洋万言,写下许多豪迈诗篇,也希冀在闲暇之余去感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达观心态;去体味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怀大度,收放自如。

在匆匆流年的时光长河里,在喧嚣陆离的世间百态里,我愿沏一壶清茶,细品东坡诗词之风度,探寻内心深处最平淡朴实之清欢。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十

读完《苏东坡传》,在看到结尾处的“万古不朽”时,心中觉得怅然若失,竟真的有些舍不得,明明知道他早已作古,奇怪的是我到现在才真正认识他,并努力透过书去解他,但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

每个人的年少都怀着雄心壮志,可世事无情,梦想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但“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不如“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宦海沉浮,几近颠沛流离,最让我为之钦佩的是苏轼他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儿都是家乡,一副乡土派头,融于山水之间。

一杯茶,一幅远山的画,一个美好的梦想,就不难感受到苏轼为之推崇,并躬行实践的清欢。

一本书讲述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其实又活,并随着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一次一次上演他的人生舞台剧,我们也随着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当豪情经过磨练,渐渐转为平实,一颗心安静下来,开始着细小处为民造福,苏轼处处为民请命,囤积粮食,以抵灾荒。久旱降雨,他比谁都高兴,一州一民是他不可割舍的责任。

我想,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抱怨这抱怨那,不如抬起头多看看身边的美好事物。人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磨练,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

点击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