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美文网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共5篇)

点击全文阅读

【简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共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在此,感谢网友“希望的天使”投稿本文!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篇1: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一句话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试验、实践产生的几点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认识,整理如下,希望能跟同仁们共勉。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一吐为快 教学《太阳》第二课时,一上课,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一个涂红色,标明“太阳”。一个涂上黄、蓝、绿色,标明“地球”。刚一落笔,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告诉我:老师,你画错了。太阳和地球不一样大。太阳比地球大得多,抵得上130万个地球,也就是地球的130万倍。我说:“是呀。太阳是地球的130 万倍,可黑板画不下呀!现在;老师也不想重新画了,你们就想想办法让它们变得一样大吧!”孩子们稍一思索,又如林般地举起了小手,告诉我:“把地球扩大130万倍。”“把地球缩小130万倍。”哎呀!你看真是令人惊喜:孩子们把从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了。不但真正认识了太阳“很大”这一特点,而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摘自《小学语文教学》第九期)。在此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来自于自身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新奇感、成就感、纠错感等探求心理,引发其思维的深刻性和批评性,使他们自然而然产生一吐为快的情绪。《太阳》一课教学这样引入,就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思维的批评性,在表现欲望心里的驱使下,主动跟课本对话、跟老师对话、平等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体验“我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快乐。 二、交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明确了“我要学什么,我要了解什么”的基础上才会主动去探求。否则“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将流于形式。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的培养将成为空谈。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探求目标,学习就只能“无的放矢”,盲目地读。当然也不会一无所获,不过领略到的'不过都是些“皮毛”而已。要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实践证明: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生只有在明确了自己想要获得什么的前提下,才能保持以高昂的情绪来参加语文学习。 方法之一: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学习一篇课文,在朗读课题之后,让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自己想了解什么。孩子们听了思维便会马上开启,提出一个个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有可能“五花八门”。对于简单的,一读课文就可以了解的或已经有孩子能回答的,立即解决;对于跟课文内容无关的,你可以告诉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获取,让其课外去寻求答案;对于跟课文内容紧密相联而又必须通过跟文本对话、交流后才能弄清的问题,既要赞扬这些孩子所提问题好,具有探讨价值,又要告诉他待阅读时,只要用心分析理解,认真领会,一定就能得到解决;对于写作上的问题,要告诉孩子们将在阅读过程中适时逐步解决。这样处理才能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新奇感,使他们养成敢于提问,乐于质疑的好习惯。 方法之二:引导学生围绕段意质疑 记得阅读《古井》第三段时,我问孩子们:“根据段意‘乡亲们帮老人挑水,不要报酬。’你想了解什么?”他们提出了下列问题:1、相亲们为什么要帮那一对老人挑水?2、乡亲们是怎样帮老人挑水的?3老人要给报酬,是为什么?4、乡亲们为什么不要报酬?5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你看,孩子们的问题既有理解内容的,又有怎样做人的,还有关于写作方面的,问得多精彩啊!试想,过一会儿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会是“走过场吗”?通过长期这样训练,孩子们便逐渐明白了学习之前先围绕段意质疑,再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释疑,不仅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有助于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方法之三:教会学生抓住教材中重点词句质疑 《威尼斯的小艇》第四自然段是概括与具体的构段方式。文章开头第一句便概括了这段的主要内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教学时,让学生首先弄清楚构段方式及在文中的作用后,再引导朗读并问学生:“读了这一句话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孩子们提出了想知道:“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的问题。当通过阅读、思考、释疑以后,学生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操纵自如”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船夫驾驶小船时“操纵自如”?这几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不但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适合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学生从反复的训练中得知,对于概括与具体关系或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的段落,可以围绕“概括句”、“总起句”或“总结句”质疑,还可围绕文中重点词句质疑,从而跟文本对话、交流。你看,多棒啊! 三、与文本对话、交流,丰富文本和自我 当学生明白了“我要学什么,我要了解什么”时,阅读教学再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就“有的放矢”了。语文教学也能真正体现“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一新理念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时就能认真地读,用心地思考,深入地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交流彼此的见解,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完善认识,使思维的深刻性、批评性得到训练。在共同探究中才会有新的发现;从而产生对文本独特的体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就《古井》第三段的教学来说,孩子们质疑后有了学习的目标,在分小组进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阶段,一个个都非常投入,用心地读,认真地记录,踊跃地交流,激烈地讨论。从后来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不但弄懂了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理解了这部分内容,思想受到了熏陶,而且从语音文字的叙述中感悟到了:村里的乡亲们既和睦相处,又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是多么的幸福、快乐。 再看学生在学习《太阳》时,对太阳离地球“非常远”这一特点的认识后感受到的:一、人根本到达不了太阳。他们是这样分析后得出的这一结论。一是“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人若步行,就是“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三千五百年”。人是不可能日夜不停地走而不休息的;从人的寿命来看只能活一百年左右;所以人靠步行到不了太阳。二是人若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飞机不停地飞二十几年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带那么多的燃料;即使用太阳能做动力,飞机也到不了太阳。因为“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飞机是钢铁制造成的,所以人坐飞机同样到达不了太阳。感受之二,现代科学技术真了不起。站在地球上通过仪器就能测出太阳跟地球之间的距离和太阳的表面温度、中心温度,真是神奇。科学家们也真不简单。 一年来,经过这样不断的实践,坚持不断地训练,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好奇心越来越强,脑子越来越灵,思维越来越活,对任何事喜欢问为什么。课堂上爱提问,逐渐达到回提问,能问到关键处,问得有价值。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用心开动脑子思考问题,联系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在与伙伴合作中解决问题。敢于主动、积极、大胆地发表意见,谈独特的感受(两位校长借我班学生上课就有亲身体会),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篇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孙继红1,张洪岩2

(1.吉林省舒兰市第八中学校;2.吉林省舒兰市小城中心校)

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促进教育改革的成功,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我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上要相信孩子们能做好

我认为,无论多大的孩子都希望被别人赏识,被别人信任。所以,只要孩子们有一点点的进步,我总是及时加以表扬。表扬的形式可以是当着全班学生面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写在作业批注里的文字表扬。后来,我发现文字表扬的方法很好,因为在文字交流中,平常孩子有很多不愿意与你沟通的事可能此时更愿意跟你说。作为老师的我们才更能了解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也才能“因材施教”.我的抽屉里就放着很多孩子们写给我的信,其中有一个孩子是学校出了名的“淘小子”,为了提高他的成绩我用了各种方法,可是都不好使,后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真实地表达了我希望他变好的想法。没想到短短的几行文字却让他有了很大的改变,他说自己长这么大没有一个人说希望自己可以是个好孩子,也没人说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他说为老师的这份信任,他会努力改变身上的缺点。后来,这个孩子顺利地考上了高中。这说明孩子们的生命中缺少赏识与信任。

二、行动上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

记得曾经有个孩子问我一道比较难的中考题,我当时因为这道题的标准答案的方法麻烦,所以就说:“你自己再想想,一定能想出来!”两周过去了,我早已经忘了自己说过的'话,正式在全班面前讲这道题时,我用了整整30分钟,还有很多同学没听懂。正在我想怎么办时,这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有其他方法。”我就让他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这道题,没想到的是他用了一种连教参上都没有的简单方法,只用5分钟就清楚明白地把这道题讲完。那一刻,班里响起了自发的掌声,大家都从心底佩服他(包括我这个老师)。

三、制度上要保障孩子们能做好

以前,我们总是一张考试卷的成绩来决定孩子们的好与坏,这让很多孩子遇到数学问题不敢多想,必须向标准答案靠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而在我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那张期末考试卷外,还有孩子平时的课堂表现,比如平时如果你能精准地讲出一道题加3分,如果能想出比别人做题更好的方法加2分,课堂表现有进步加1分等,让孩子们从平时做起养成好的思考习惯,自然学习数学不再是难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非常欣赏这句话,我们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篇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伴随着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和克隆等众多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生物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巨大的冲击力影响着人类社会。将成为21世纪带头学科的生物学,也必将需要一大批生命科学的探索创造型人才。 1 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上,笔者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通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过教师匠心独具的教案程序(含实验、实习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和场面,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主体角色出现,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完成迁移运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探索点,创设探索情景,使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求知,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处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部分教材时,通过对教材深挖细研,发现教材知识比较凌乱,知识点间缺乏过渡和衔接,并且先把结论提出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打破教材原有顺序,按照认知规律,沿着科学家寻找遗传物质的'过程,来处理这节课。即不是先把结论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当科学家自己发现。在写该节题目时可这样写:遗传的物质基础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生找到后再填上。针对知识不条理,本着有利于过程探索式教学方法,把有关载体、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内容放在最后讲;遗传物质具备的条件放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后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把整体设计好后,再突破每个知识点。 改革实验教学,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设计性实验。有些实验可提前做,变验证为探索,例“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到讲光合作用内容之前而不是讲完内容之后做。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并进而归纳总结出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色素扩散速度不同造成的;有些实验边讲解新内容边做实验,例“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就是这种情 况;有些实验教师只提供材料和仪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酶受pH值、温度的影响”,学生在动脑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有些实验需学生动手制作的,例“DNA模型制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2 拓展学生课堂教学的外延,使课内与课外结合,构建生物学教学大课堂 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为这方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依托。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生物学教学大课堂,相继成立了“生物科技小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设立了除“生物学实验室”以外的“生物科技活动室”、“地球村”活动室、“和平鸽养殖园”和“植物园”等一系列的活动场所。这些活动场所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生物学实验室,实施探索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地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微机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与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大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地球村”活动中,教师利用标本、挂图、模型以及电教设备等对整个地球的不同生态环境做了缩影,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生动、逼真,也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到了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待攻克的难题,激发了他们探索生物奥秘的意识。 宽松的生物学大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创意性活动也多了起来。在第3届中学生文化艺术节中,“生物科技小组”的学生组织了一次“奇趣大自然”系列活动,该活动包括“20世纪最新生物科技动态”、“生物园”和“鲤鱼跳龙门生物学知识擂台大赛”等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活动。 “爱鸟小组”于引进了45只和平鸽与信鸽,经过他们的悉心照料和喂养,现在已繁殖到300余只。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细心观察,不仅懂得了鸽子的生活习性、饮食特点

[1] [2] [3]

篇4: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常常是被动的,学生们犹如一个个容器,接受老师课堂上的灌输。考试时,再把这些东西倒出来,“还”给老师,而没有真正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从而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可以说,学生之所以被动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造成的,因此,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转变了教学观念,并在教学方法上多花点心思,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起来,要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语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活用教材,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现行教材采用单元编制,把内容相关的几篇文章编排在一个单元中,并规定了教读课和自读课,以利于教学。其实,一个单元中,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引发学生共鸣的文章只不过一、二篇,而且有时他们对自读课文特别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灵活地使用教材,不一定要按顺序来教,《语文读本》的文章也不一定只用于课外阅读,也可以有选择地作为讲读篇目安排学习,“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把选“例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决定本单元要详细讲读哪一篇课文,这样,由于所学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发挥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教学也将事半功倍。甚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课外的文章中选取一篇与本单元编排思想相契合的文章作为课堂上学习的材料,比如《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上就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样,学生首先必须熟读教材,并且要在课外广泛阅读,然后仔细分析、鉴赏、比较,才能选出与课文最契合的文章,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让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训练。

二、巧设活动,把学习教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甚至有意无意地压制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吃力不讨好,学生也会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如果教师能根据所学内容而安排一些活动,将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些课文论辩性较强,可安排一场辩论赛。有些课文情节性、戏剧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三四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精彩,而且最能表现文章的主旨。表演结束后可安排讨论,让他们各自谈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并品评各小组表演的优劣。这样,就是让学生高效地创造性地学习了课文。另外,对于知识性较强的单元,可安排一些知识竞赛活动。如诗歌单元,可开展古诗文背诵比赛,如古文单元,可开展文言知识竞赛,全班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头作好准备,再选出代表进行比赛。这样,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已经就是在主动地学习课文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其它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创办班刊,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写作文和批改作文,可以说是学生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情了。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仍无从下手,于是乱写一气凑个数;教师面对学生交上来的犹如一座小山的毫无新意的、艰涩难懂的作文也无从下手,有的随便批个“阅”应付了事,有的虽也精批细改,却也效果不佳。长期以来,这种低效的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在班级中创办一个班刊,可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只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再差的学生也会爱写作文的.。我的做法是:发动全班学生,集思广益,给班刊起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精心组织班刊编委会,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并规定该刊的出版周期(每周或隔周),定期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然后鼓励每一位学生向班刊投稿。每一个学生,只要他向班刊投稿,不论好坏,只要该文有一点可取之处,都把它稍加修改发表出来,这样就会大大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比如我任课的高二(1)班,班刊叫《文苑》,意为美文荟萃的地方,从高一起每周出一本,由学生轮流担任编委以及承担封面设计、插图绘制、排版装订等工作,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编辑出版,得到锻炼。除了每周的常规出版,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如新学期开始、学期末、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还可以出版相应的主题专刊、纪念专刊。该班最近就出版了《文苑》的一周年纪念专刊,刊登了从该班学生一年来在《文苑》上发表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作品。

而对于平时的作文,教师不一定规定具体的题目(或者出题时采用必做题与选做题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只规定一学期必须完成的篇数,也不一定规定具体上交的时间,只要到期末交齐必要的篇数就可以了。这样,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放开手脚,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感受,往往能写出出人意料的好文章。同时,由于有班刊这个展示学生创作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教师的评改可相机进行,学生可以写完一篇就马上交老师批阅,也可以写完几篇后再让老师统一批阅。这样就不会造成把作文堆成小山,学生交上作文必须等到一、两周后才能看到结果的局面,而且教师可以采用学生随交随批的当面批改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批改效率。另外,教师可把批阅好的优秀文章刊登在班刊上,印发给全体学生,然后在作文课上师生共同品评该文的优劣,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可以把一部分作文的批改权下放给班刊编委,教师进行指导批改,这样可减轻教师工作量,又可锻炼编委的其他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5: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论文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论文

“目标导学,自主有效”是一种以学习目标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教为学服务和师为生服务的新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新课标理念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因此,在“目标导学,自主有效”的教学模式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法与学生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去探索并积极实践。

一、明确学习目标有效实施导学

“目标导学”的核心是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教师要为围绕目标而教,学生要带着目标去学。首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知识起点,其次就是要求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前提下认真制定学习目标,并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围绕目标而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主人,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以教师为主导,探索教法改革

实施之法,贵在启导。“目标导学”的关键之一是“导”。“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和引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有效控制上。教师要把握教学的目标、内容,并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作用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是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善于“诱导”,变“厌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以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只有启导得法、到位,才能体现出教为学的宗旨。

三、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法指导

在“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中,以学为主,以学定教,从根本上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改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才能自觉地担负学习的责任,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有成效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当特定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情境的进行过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饱含趣味性的,正是这些创造性、趣味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可以通过教师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等来实现。

例如,在刚学完六年级上册的前几个单元时,我曾尝试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和话题,并事先找几位同学一齐排练,然后展现给学生们一幕生动的英语短剧。而后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模仿教师的编、导、演进行创作。通过这种表演课的实践,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如怎样自我介绍、如何与陌生人相识并成为朋友等一系列的交际活动,而且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也大大提高了。 四、构建有效课堂,尝试艺术教学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要想使学生有进步、有发展,真正做到乐学、活学、会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把握课堂节奏、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方面都要有精心的准备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

备课艺术化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前提。教师要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掌握该课的`全部内容,了解整体结构,并进行优化组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思想状况及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利于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双边活动。

课堂艺术化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而适时地使用体态语言,不但能活跃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加速理解所学内容。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3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单元时,我和同学们使用了游泳、跳舞、吹拉弹唱等大量的模仿动作和体态语言,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激情饱满的情绪中完成了情态动词的教学任务。

教师的语言也应讲求艺术性。如纯正优美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生动的语趣等,既能在课堂上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很多同学往往是先喜欢任课老师,进而喜欢该任课老师的课。教师可充分利用自身魅力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和注意力,把他们带入学习轨道。

教师还应兼顾提问操练的艺术性、情境设计的艺术性等,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与舞台让给学生,使知和情统一起来,在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容易得以巩固。

总之,教师要通过“目标定向,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研究与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发展,从而构建起“目标导学、自主有效”的课堂。

★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

★ 让学生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

★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论文

★ 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

★ 让学生成为研究者

★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探讨论文

★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论文

★ 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网友来稿)

点击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