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美文网

郁孤台笑了阅读题及答案优秀6篇

点击全文阅读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部分常常令高中生头疼,中学生一见到阅读理解题就望而却步,毫无解题思路。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6篇郁孤台笑了阅读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暑假学习生活初中八年级下册答案 篇一

练习(1)

西皮流水 15、答案示例:浴池听清唱 公园遇戏迷

16、答案要点:

(1)叫好者的脱口而出(叫好者的情不自禁);(2)叫好者欣赏水平高(票友唱得地道、戏迷随处可遇、京剧艺术有群众基础)。

17、公园里众戏迷或拉、或唱、或听,自得其乐。

18、“认识” 示例一:京剧有着民俗民风民族的心理积淀。

示例二:喜欢上京剧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示例三:青少年了解京剧艺术确实很有必要。

迷雾探踪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中两种方法的作用。

(5分)

《迷雾探踪》答案

1、(3分)雾失一种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使能见度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评分标准:答案包括“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使能见度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三个信息点,每答对一点得1分。

2、(2分)

什么是雾 —→ 大雾成因 —→ 大雾危害 —→ 人工消雾方法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3、(3分)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扰动混合法。

吸湿法。

评分标准:第一问三种方法提取全面准确得1分,缺任何一种不给分;第二问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准确即可得2分。

练习(2)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答:① 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② 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

③ 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答: “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使用“一般”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答:“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WWW.1mi.NET〉、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答:介绍西方戏剧强调摹仿,写实,通过比较,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叛党特征。

郁孤台笑了答案: 8.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回眸郁孤台。

(3分,l空1分。

9、历史的霉点: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

(2分,l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第⑥段开头引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两句诗,承上启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承上,“凝目远眺”,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景。

“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

(3分,答出承上启下l分;答出“引出所望之景”,l分;答出“引出历史回顾”或“点山背景”,l分。

意思对即可。

11、 (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疚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分,答出“唏嘘、长叹”的原因,l分;答出“一样”的原因即“南宋王朝苟且偷安”,1分:意思对即可。

(2)更多的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

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

(2分,答出“记住辛弃疾或郁孤台”,或“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或“牢记历史”。

意思对即可。

12、本题系开放题,答山古建筑物名、古代名人、相关的名诗名句,表述连贯即可。

(两句共6分。

每句中,古建筑名,1分;古代名人及名篇,l分;名句,1分。

例:醉翁亭,欧阳修为他写《醉翁亭记》,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

练习(3)春雪1、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 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讲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实则更是显出作者看到如此美景后感慨、高兴、 欣喜之情

手机确定你的位置1.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如何用手机来定位)

2、逻辑顺序

3、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无线定位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举例子1分,结合句子内容2分)

4、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

(各1分,不答“计算”“根据”“测量”等类似词语扣1分)

5、因为“至少”在这里强调了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是确定手机方位的最低要求,还可测量多个基站得到多条方向线来确定手机的方位,

如果去掉“至少,那仅表示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了,与原文的意思相违背,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4)每一棵草都会开花1、“嗫嚅”在这里是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意思。

是动作神态描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

表现了主人公的窘迫、紧张。

2、A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

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

B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衬托环境的安静。

说明小男孩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也解密了小男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3、标题形象生动,含有比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5、首先是他没有自卑,没有自暴自弃。

其次选定了一个更适合他自己的目标,默默的努力。

练习(5)一码稻草作者实际上把“一码稻草”人格化了,称之为“她”,是因为“一码稻草”的品行可亲可敬,以表达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意对即可)4.“那板田已耕好了,油菜也栽上了,人闪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码稻草却被人们忘记。

”5.兴奋高兴 缄默倔强6.①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被遗忘的“一码稻草”渴望引起人注意的情态。

②运用拟人手未能,生动地表现出“一码稻草”终被人记起且能被人所用的喜不自禁之情。

7、本文通过对一再被人遗忘的“一码稻草”的描述,歌颂了那种虽不被重视却始终毫无怨言、不计得失,仍然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的人(平凡之中见伟大)。

郁孤台笑了 阅读答案: 篇二

20、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回眸郁孤台。(3分,l空1分。)

21、历史的霉点: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2分,l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第⑥段开头引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两句诗,承上启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承上,“凝目远眺”,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景。“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3分,答出承上启下l分;答出“引出所望之景”,l分;答出“引出历史回顾”或“点山背景”,l分。意思对即可。)

23、 (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疚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答出“唏嘘、长叹”的原因,l分;答出“一样”的原因即“南宋王朝苟且偷安”,1分:意思对即可。)

(2)更多的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2分,答出“记住辛弃疾或郁孤台”,或“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或“牢记历史”。意思对即可。)

24、本题系开放题,答山古建筑物名、古代名人、相关的名诗名句,表述连贯即可。(两句共6分。每句中,古建筑名,1分;古代名人及名篇,l分;名句,1分。)

例:醉翁亭,欧阳修为他写《醉翁亭记》,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

郁孤台笑了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学习进步!

郁孤台笑了阅读答案 篇三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⑾,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选自《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有改动)

[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郁孤台笑了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篇四

20.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回眸郁孤台。(3分,l空1分。)

21.历史的霉点: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2分,l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第⑥段开头引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两句诗,承上启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承上,“凝目远眺”,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景。“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3分,答出承上启下l分;答出“引出所望之景”,l分;答出“引出历史回顾”或“点山背景”,l分。意思对即可。)

23. (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疚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答出“唏嘘、长叹”的原因,l分;答出“一样”的原因即“南宋王朝苟且偷安”,1分:意思对即可。)

(2)更多的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2分,答出“记住辛弃疾或郁孤台”,或“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或“牢记历史”。意思对即可。)

24.本题系开放题,答山古建筑物名、古代名人、相关的名诗名句,表述连贯即可。(两句共6分。每句中,古建筑名,1分;古代名人及名篇,l分;名句,1分。)

例:醉翁亭,欧阳修为他写《醉翁亭记》,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郁孤台笑了 阅读题: 篇五

20.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分)

历史的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6分)

[示例]岳阳楼: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孤台笑了 阅读题: 篇六

20、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分)

历史的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作简要表述。(6分)

[示例]岳阳楼: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