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美文网

臧克家《炉火》阅读答案(精选5篇)

点击全文阅读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文是一米范文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臧克家《炉火》阅读答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炉火阅读答案 篇一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且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鉴赏形象,应以整体阅读为基础,注意形象的特征、意义以及语言背景。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于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另外,文学形象都是在互相联系的生活画面中刻画而成的,因而要立足现实,联系时代,依据整个作品来鉴赏文学形象;同时,还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便更好地把握形象。鉴赏形象要�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设题角度有:

1.分析、归纳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特点,探究其地位和意义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鉴赏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分析并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

例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语域】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形象”的鉴赏,结合全文可以看出,文章借物喻人,“左公柳”实际就是“民勤人”的化身,写柳就是写人。把握了文章这样的写法特点,找到对应语域,可以得出答案:①两个形象的相同点: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②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2.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的塑造方法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鉴赏塑造作品形象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鉴赏。

例2.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语域】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但前提却是准确地理解“枯死的胡杨林”这一形象。答案为:①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②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不同的文学样式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散文语言强调整散适度、浓淡合宜,更多地强调有美感、有韵味,因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诗歌则在散文基础上更要求含蓄、简洁、富有韵律美;戏剧语言主要体现为对话,则要求机智、幽默、有内涵;至于小说语言则主要用细节描写展示出形象、生动的人物,当然有时叙述也强调简练。高考试题一般大多从这些方面来取材设计,有时也涉及与这些语言特点密切相关的其它方面,如风格、情感基调、氛围特点等。

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包括分析理解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如准确简练、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分析理解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以及这些语言具有怎样独特的表现力;分析理解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以及这些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鉴赏文章的语言技巧,要了解词语的一般意义和用法,要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然后在文章具体的语境中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体会其用法意义,进而总结出语言运用技巧、语言风格。

例3.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2007年高考天津卷)

【语域】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解析】本题作为一道语言鉴赏题,集中对一句话进行赏析。在赏析中要从对文句内容的分析及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两个方面入手,缺一不可。在分析之中又应结合句子所在语段及其后面作者那些抒情性的话语,既要分析句子的表意内容和语言风格,又要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答案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行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方式塑造形象和表达作品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即是鉴赏作品运用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一般来说,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多从四个角度分析: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②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抑扬、对比、衬托等);③篇章结构(过渡衔接、起承转合、铺垫照应等);④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考查表达技巧是高考文学作品鉴赏中的热点和难点。高考试题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判断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从备考角度来说,考生应重点掌握表达技巧方面的一些常用术语的概念,如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等行文方式,并联系作品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语境来鉴赏。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文章使用表达技巧的目的无非是想把文章的主旨说得更加到位,如象征可以使思想、情感形象化、具体化,可使文章表达得更含蓄、更深沉;对比、衬托可使文章主体更突出;用第一人称,可使叙述显得亲切、真实;用第二人称则可以拉近距离,便于读者与文体进行情感交流。下面我们从本考点设题角度进行解析,从中掌握解题要领。

1.从人称表达、称谓变化角度设题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来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来命题。解题中首先应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其次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并明确答题方向,一般来说,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最后是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例4.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2006年高考辽宁卷)

【语域】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理解、赏析人称变换的表达效果。结合对应语域不难看出作者对杨柳与牡丹等花木的不同态度,可以得出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2.从修辞方法运用角度设题

从修辞方法运用角度设题主要是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的具体语句来分析、鉴赏。解题中首先应该确认并点明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其次是明确答题的方向。答题中,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来说,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当然,在具体运用中又有细微差别。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分别为: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比拟可以让文章感情色彩更加鲜明,描绘形象更加生动,启人想象,使表意更加丰富。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可以让态度更加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反复能够突出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说理性文章使用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抒情写景文章使用反复则可增强感染力。对偶可以让语言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于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可以集中内容,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便于抒情。反问可以加强语气;设问则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在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再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例5.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007年高考福建卷)

【语域】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解析】本题直接就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类型及表达效果设问。联系具体语境可以把握语句的含义及包含的感情。由此得出答案: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

3.从表达方式角度设题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种类型。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的一种述说和交待,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是将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置于文章开头,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叙述与事情相关的其他事件,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一种纵深感,使文章显得曲折有致。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按描写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可以展示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的描写,可以用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按笔法繁简,可分为白描和工笔细描。白描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而工笔细描则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它文字细密、色彩浓郁,可把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按描写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它对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作正面、直接的刻画,无需借助于人物媒介物的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它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笔法含蓄、委婉,可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不借助于媒介而直接抒发感情,感情强烈直露、淋漓尽致。间接抒情有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三种类型。寓情于景是以眼前的景物为媒介,或者通过某种象征性的事物的描绘来寄予和抒发情感,以情染情,情景交融;寓情于事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对往事的回忆,对经历、体验的叙说,往往会引起感情的波澜,因事动情,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寓情于理是将情感寄寓在某种道理之中,或渗透于对事物叙述、描写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理之中,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情理交融。表达方式类鉴赏题在解答中同样首先应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表达方式,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其作用。

例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2007年高考湖北卷)

【语域】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解析】场景描写既有景物描写,也有人物描写,分析场景描写,就应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答案:①特点:傍晚时分水流通彻浅亮,夕阳衔山,晚烟萦树,环境宁静,人物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傍晚的沙滩上。②作用: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活动的氛围,烘托了女主人公秀婉窈窕的形象,体现了女主人公羞涩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人物活动蓄势。

4.从表现手法角度设题

表现手法类鉴赏题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渲染、抑扬、对比、衬托、渲染(烘托)、反讽等。其中象征也即托物言志,具有引申事理、含蓄蕴藉、形象鲜明的作用;抑扬包括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在变化的反差中起到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对比则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衬托则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渲染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气氛;反讽则可以起到一种警策作用,深化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类鉴赏题在解答中同样首先应明确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

例7.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2007年高考辽宁卷)

【语域】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具体语段来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作者不愿安装暖气,却对炉火情有独钟,在这两段中,作者集中笔力来抒发自己对炉火的喜爱之情,揭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在分析表现手法之际可以从修辞角度入手,由此得出答案: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5.从谋篇布局角度设题

谋篇布局涉及到的是行文中段落的作用。文章段落主要指的是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开头段一般可以起到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文章基调,设置悬念以吸引读者,为下文打下铺垫等作用。中间段多指的是过渡段,往往起到照应或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作用,即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结尾段则呼应前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题旨;提出问题,启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含蓄。答题中应结合段落所在位置来分析它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例8.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7年高考辽宁卷)

【语域】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炉火阅读答案 篇二

一、巧“设”话题,开启文本窗口

阅读教学中进行的有效生本对话,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主导是阅读教学中生本有效对话的保证。教师选择文章中有价值、易于开展对话的主题,或激发学生的兴趣,或激活学生的思维。话题的设计要做到:

涵盖性。话题应少而精,由一、两点散发出去涵盖全篇;注意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及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孔乙己》一文,从“孔乙己之死”入题,溯本求源,认识孔乙己自身的悲剧、社会制度的悲剧和人的悲剧,牵一发动全身。

跳跃性。话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但答案又决非现成,学生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得出答案;也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如学习《荒岛余生》,可设置这样的话题:梳理鲁滨孙在荒岛的心理历程,并从中探究鲁滨孙精神,评价鲁滨孙精神在现实生活的意义。

多元性。阅读是多解的,由于受人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世界观、人生观、个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各不一样,话题的设置应引发学生多角度的解读文本,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审美情趣和精神享受。如学习《风筝》,围绕“透过风筝看鲁迅”的话题,体察鲁迅的自省精神、手足情深和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还可以领悟到游戏的意义等等。

生活性。话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欣赏、评论文本,率性写作。同时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文化,紧扣学生的脉搏,紧扣时代的脉搏,让对话的话题起到矫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

二、厚“铺”台阶,丰盈学生人文积淀

学生的阅读经验有限,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思维也还不太全面。作为教师拥有丰富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丰厚,我们应高屋建瓴的阅读、应用文本并创设条件:如加入假设性的生活经历,游戏,或查阅相关的资料,阅读类似的作品,为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叶澜教授:“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成为生命的涌动。”初中新课程入选的系列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汇集了古今中外的文人大家的精髓。初中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都是有限的,他们与文本之间往有一定的距离,不能马上进入文本。作为教师,我们应以成人的阅读眼光和阅读体验去洞察文本,并有意识的推荐相关作品,让学生在进入文本之前进行前奏性的阅读。丰盈内在的文章底蕴,为学生走进文本与之有效对话作好铺垫。

三、精“链”材料,升华文本内蕴

解读文本,是需要精链课外材料的,一方面解读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而与其它文本进行比较,解读才会深入,然而,课外材料繁众多,教师有时望而兴叹,更何况是学生呢?所以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的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教师有必要对链接的材料做精心的选择和指导。

精链材料,可以大大的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摈弃满堂灌和支解课文的无效对话。如学习冰心的《纸船》后,链接冰心的《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及《繁星》、《春水》中的几首诗歌,就会对冰心及其作品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她作品中“爱”的主题和她淡雅隽永的语言。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将该文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记》进行链接,对陶渊明的思想作深入的探讨,并将陶渊明与周敦颐、孔子等历史名人进行链接,进行探究性研究。教师有意的精链材料,触动文本内蕴,学生的思想认识,写作水平均得到提高,可见教师适度的拓展些相关材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善“补”空白,激活文本想象空间

炉火阅读答案 篇三

1.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某班四位同学所连接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

2.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3.一台家用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 ).

A.1W B.10W

C.100W D.1000W

4.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标示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 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

C.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

5.小华准备参加玩具赛车比赛,他用图3所示的电路来挑选一只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电动机.设电池的电压恒定不变,他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2A;然后放手,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又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

A.91%B.70%

C.30%D.9%

6.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当他闭合台灯开关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检查发现保险丝熔断。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灯座短路B.插座短路

C.灯泡短路D.开关短路

二、填空题

1.“MP3随身听”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人的时尚用品。若MP3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0.01W,则连续播放100s,消耗的电能为____J.

2.物业工作人员来李明家收电费,他查看了李明家的电能表,其示数如图4所示,然后又从记录本上查出上月李明家电能表的示数是811.6kW・h.若按0.5元/kW・h计费,李明家本月应缴电费____元。李明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___W.

3.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中,人类正热衷于新材料的研究。若采用____材料,用很细的电线进行远距离的大功率输电,可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浪费。

4.如图5所示,电源由两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灯L上标有“6V 3.6W”字样,电阻R=20Ω,闭合开关S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A,R两端的电压为____V,灯L消耗的功率为____W.

5.暑期持续的“桑拿天”,令居民家里的空调、电扇都长时间开着,导致电路火灾时有发生。调查发现起火原因如出一辙:电线超负荷使电线内的金属导线发热引燃了外面的绝缘皮。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超负荷”是指电路中的____过大(选填“电流”或“电阻”).

(2)致使火灾发生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种预防这种火灾发生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参数为: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模糊不清,热效率为90%.正常工作情况下烧开满壶水需要5min,水吸收的热量为118800J,此时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____J,其额定功率为____W,电阻是____Ω.若实际电压为198V,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____A,1min内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是____J.(假设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7.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它集防洪、发电、航运、供水、保护生态环境于一身,其主要技术数据如表1所示(g=10N/kg).

(1)三峡水库2006年6月1日开始蓄水,10天后水库蓄水位已达135m.如果水库达到了最高蓄水位,那么大坝底部受到的压强是____Pa(不计大气压强).

(2)平均每分钟流下的水为____kg.

(3)如果发电机组满容量发电,一年可发电____kW・h(一年按365天计算).

8.小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生。他发现家里的白炽灯泡长期使用以后不如以前亮了。请你就这一现象和小明一起进行猜想,并简单说明猜想的依据。

猜想与依据:__________.

9.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时,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均完好。

(1)�

(1)小明连接完电路后,对其认真检查,发现少连了一根导线,请在图8(甲)中补画这根导线,使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比较小的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

三、计算题

1.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对一些家用电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表2是他以一台电磁炉为观察研究对象记录的有关数据。

请你就这位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求解或提出有关问题。

(1)求加热5min,水所吸收的热量。

(2)求电磁炉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3)求电磁炉的功率。

(4)请你将(3)的求解结果与这位同学在活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并解释原因。

2.小明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到一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表3所示),并将该型号的热敏电阻应用于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的恒温箱电路中(如图9所示).

控制电路由热敏电阻R1、电磁铁(线圈阻值R0=50Ω)、电源U1、开关等组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工作电路被断开。

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U2(U2=10V)、发热电阻R2(R2=5Ω)、导线等组成。

(1)工作电路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大?电阻R2的发热功率为多大?

(2)若发热电阻R2需提供1.2×104J的热量,则工作电路要工作多长时间(不计热量的损失)?

(3)若恒温箱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50℃,则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的最小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C4.D5.B6.A

二、填空题

1. 1

2. 60;1100

3. 超导

4. 0.1;2;0.1

5. (1)电流(2)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越大,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就越多(3)大功率的用电器交叉使用(或根据用电器功率换较粗的输电线)

6. 132000;440;110;1.8;21384

7.(1)1.75×106(2)8.5×108(3)1.59×1011

8. 一是灯泡中的钨丝受热部分升华成钨蒸气后,碰到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钨附着在上面使灯泡壁变黑,从而透光性能变弱;二是灯泡中的部分钨丝升华使灯丝变细,电阻变大,而灯泡两端电压不变,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其他合理说法也可得分)

9. (1)B(2)0.3;2.5;1.05

10. (1)图略,应连在灯右端的接线柱和电压表的“3”接线柱间(2)A(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灯泡的电功率太小(4)2.5; 0.75

三、计算题

1. (1)水所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kg・℃)×2kg×20℃=1.68×105J

(2)电磁炉消耗的电能为W=150r/2000r×3.6×106J=2.7×105J

炉火阅读答案 篇四

知识目标

(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燃烧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燃烧值表.

能力目标

会计算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燃料.

情感目标

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有两部分,“燃料的热值”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现象出发,说明了现代社会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内能,且由燃料燃烧得到.又提供了科学资料,列举了几种燃料的热值,并给出了热值的定义和单位,本处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的计算.

“有效利用燃料”直接联系实际介绍了燃料燃烧利用的情况,并分析现代的大型锅炉,说明了提高利用率的方法,最后结合具体数据介绍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教法建议

引入新课的方法,可以由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来举例分析,而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能量主要还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

“燃料的热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的或教师提供的科技资料,学习热值的概念,并用简单的数学方法,会进行有关的热值计算.

“有效利用燃料”,教师分析,使学生知道燃料实际很难完全燃烧,只有一部分被利用,引出了使用效率问题,可以用画比例图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炉子的效率.接着学生阅读资料(课本上的或教师提供的)得出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的方法.本部分内容可以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提高燃料利用率,也是采用提供学生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课下收集相关内容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设计方案

燃料及其热值

【课题】燃料及其热值

【重难点】重点是燃料热值的概念和单位,并根据定义计算燃料燃烧放热的有关问题.提高炉子的效率要从联系实际入手,分析实际问题,知道炉子的效率.

【教学过程方案参考】

一.引入新课

方法1、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例说明人类利用的能量主要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教师可以参考的实例有:a、原始社会火的利用;b、现代社会中取暖的方法之一煤取暖;取暖方法之二电取暖,而电能的获得主要的方法是火力发电;c、新能源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提供资料,自行说明能量的主要来源,也可以教师提供资料,学生分析出这个结论.

二.燃料的热值

方法1、观察课本上的“几种燃料的热值”表格,说明不同的燃料,即使质量相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也是不同的,这个特性可以用热值表示,并给出定义和单位,并结合简单的例题会计算有关热值的习题.

例题:把5kg40℃的水烧开,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干木柴?(已知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2×107J/kg,外界为标准大气压,并且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分析: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可以算出将水烧开要吸收多少热量,解题时应注意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即水烧开时的温度为100℃,再利用燃料的燃烧值求干木柴的质量.

解答:Q吸=Cm(t-t0)=4.2×103J/(kg·℃)×5kg×(100℃-40℃)=1.26×106J

因为Q吸=Q放=1.26×106J

所以干木柴质量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教师提供科技资料,学生分析获得相同的能量,用不同的燃料,消耗量是不同的,其原因是不同的燃料有其特性――热值.再根据学习“密度”和“比热容”的方法,知道对于这种特性的描述就是其定义,能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供例题,学生自行设计解题方案,学生甚至还可以总结出热值计算的公式.

三.有效利用燃料

方法1、教师分析实际取暖的有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燃料很难完全燃烧,而且放出的内能不能被完全利用,有效利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把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理想情况下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称为炉子的效率,可以画出比例图,学生分析并理解炉子的效率是哪些部分之比.

对于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可以由学生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得出.提高燃料利用率也是由学生阅读资料,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的课外资料,主题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班级,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行分析炉子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问题,并就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方法和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在这些方法的做法提出意见,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出建议,分组讨论,提交分析报告给教师,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组织讨论.要求学生能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处理信息,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各种燃料

【课题】调查各种燃料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调查各种燃料的燃烧值,并知道不同燃料的用途和原因.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探究活动范例:厨房里的热学

活动内容

了解、收集、分析、总结厨房里的热学知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厨房里所涉及到的热知识,通过厨房炊具及餐桌上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先让学生回家时认真观察厨房所有的炊具、做饭、烧菜的全部过程,回忆自家厨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及看到的有关物理现象,思考哪些与学习的热学知识有关,怎样解释其现象,做好笔记.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2、班级讨论、交流(小组推选代表)

3、教师归纳小结

(1)炉灶的变迁,从大土砖灶到红砖砌的“节能灶”,从土煤炉到蜂窝煤炉,从沼气灶到液化气灶,每一次改进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主要是每次改进都能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废气(烟)污染,当然还有使用更方便的因素.

(2)使用炉灶烧火或炒菜做饭时,要把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着火头,这样可以使锅的温度升高得快.

(3)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都用木头或塑料,是因为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4)炉灶上面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的对流,使厨房里的油污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房间.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处有一层水蒸气,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后,盖紧瓶塞时,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进入了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很快膨胀,压强增大,推开瓶塞.

(7)在冬天或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时,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子破裂.

(8)煮熟后滚烫的鸡蛋和在沸水中烫一下的西红柿,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容易剥壳和剥皮.因为滚烫的蛋壳与蛋白、西红柿皮与肉遇冷后都会收缩,但它们的收缩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9)冬季喝刚出锅的汤时,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口,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汤内热量的散失.

(10)炒菜主要是用热传导的方式,煨汤、煮饭、烧水等都是用对流方式传热.

(11)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很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匀,故易破裂.

(12)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装在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液态变成气态进入灶中燃烧的.

(1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热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经它们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

(1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不觉得怎么烫手.这是因为热馒头接触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汽化生成一层水蒸气在手与馒头之间,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手不觉得怎么烫了.

(15)夏天用我国南方一种陶土做的凉水壶装开水,会很快冷却,且比气温低,这是因为陶土容器中的水可以渗透出来,到了容器壁外的水会很快地蒸发,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收大量的热,因而使水温很快降低.当水温降到和气温一样时,水还会继续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水温继续降低, 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从题目上看,考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风,并在此基础上先行一步,从总体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中心:风是“乡村”的风,而非城市的风。这样一来,“风”便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考生可以紧接着思考“风”与“乡村”的关系,再联系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极有可能是要表现“风”对“乡村”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作品的灵魂,即农村的人、物、事都离不开风,与风息息相关:风给乡村带来生命与活力,给平常之物带来诗意,让我感受到乡村的温情,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答下面的题目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方向明,答题准。

附题目:第一题,“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第三题,“第④段写歪脖子黄栌有什么用意”,第五题,“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②段举出一句加以赏析”。

又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题目“炉火”,能驱散冬日的寒冷,象征着温暖、活力、热情、蓬勃、希望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再解答下面的第五题,就简单、快速、高效得多了。

附题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

除文章题目外,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因为作品的主lu 题常常在议论和抒情时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开头常总领全文,结尾常总结全文,中间常勾连上下文。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

例如前面所举《乡村的风》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是一个非常吸引目光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处于文章开头处,且兼具议论性和抒情性。此句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此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灵魂”之重要,人尽皆知。无魂则无生命、无精神、无情感、无生活、无生命的灵动、无生活的幸福。而“风”是“乡村”的魂,非言其对乡村之重要而为何?是为议论。对如此重要之物,非爱之惜之思之念之而何为?是为抒情。“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实乃文章的魂。抓住了这一显眼的句子,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大大提高了整体把握全文核心内容的效率。

又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文章结尾处四个字单独成句——“他很快乐”。此句是个总结句。既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描述,又是对主人公的评价。此句要抓,因为根据写作逻辑,上文必然要通过具体内容说明“他很快乐”的原因。抓住这一明显的句子,就很容易抓住文章的灵魂,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各局部内容的作用——必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表现“董师傅”“很快乐”的原因。此句一抓,勾连各处,如此,岂能方向不明、思维不清、效率不高呢?

附题目:“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

“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

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

如教材中《蜀道难》一文,由道路之艰险,写到行路之艰难,最后结于世事之凶险,核心是一个“难”字,其间包蕴着李白对现实环境深切的体味。而文中出现三次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谓是对这一核心的非常明晰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体会,抓住李白这一名篇的灵魂。又如冰心《谈生命》中“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或来生,那么怎么做?当然是把握今生,善待生命,从而表现主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反复出现“我不信了春天”。之所以“不信了”,是因为作者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越不信,期待、喜爱之情越强烈。这便抓住了主旨。

附题目:“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文中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附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反复说着担心他所养的几只动物的话,意在强调老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及反对战争的主题。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重复了三次,表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这些反复出现的信息,可谓显而易见的线索,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简约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能大大提高理解文章和解答题目的效率。

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

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而有弱种情形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前后文内容在某一方面或从某个角度看极为相似,属于“同类”;二是前后文内容紧挨在一起,从表面看却差别很大(前后差别很大,自然也容易吸引目光),属于“异类”。阅读时,学生可以抓住这种明显的“同”或“异”,前后勾连,加以聚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前后文内容属于“同类”的,可以化散为整,即把相同的加以概括;前后文内容属于“异类”的,可以化异为同,即把不同的加以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核”“灵魂”就简单得多了。

例如教材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前文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后文谈他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前后勾连,属于“同类”,加以概括,都是谈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其实就是全文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2011年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中的大阅读《转身》一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四个人(年轻人,小女孩,中年乞丐,老年乞丐)的四个“转身”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容易吸引读者注意的。四个画面的诸多共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与他们都是偶遇;都表现着人性的真善美;都“转身”从“我”视线中消失了。对这四个画面加以聚合概括,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即美好易逝,抓住眼前,倍加珍惜。这样再来解答文后的第三、四两题,就快速准确多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散为整。

同是《转身》一文,文章第四自然段,前面描写秦岭深处的自然环境(尤其细写小河水),后面则转而写一个小女孩——前写景,后写人,可谓差别很大,容易吸引读者目光。如果学生习惯于将前后文不同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则不难发现小河水与小女孩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作者就是要用小河水的自然纯净之美引出小女孩的自然纯净之美。抓住美,基本上也就抓住了这一层次的灵魂,文后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自然形成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异为同。

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

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

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因其“常”,故为“显”。抓住这些“常情常理”,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

如上文所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属于战争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作品常表现反对战争和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主题,联系作者海明威反战思想的知识背景,作品的主题是不难快速抓住的。

点击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